辉煌80载

80 years of brilliance

罗中美育茁壮成长阶段(1992年-2016年)

1992年学校建立铜管乐队,教育局副局长朱季澄任乐队团长,副校长张一德任副团长(后来由副校长徐敏继任),上海音协管乐会会长程寿昌任乐队艺术总监,团委书记袁伟丽老师负责常务管理,周宝良老师任乐队常任指挥。

到1999年乐队成员发展为250多人,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演出水准也在不断提高,社会上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因而被上海市艺教委命名为“上海市学生艺术团罗店中学管乐团”,成为学校艺术特色的标志、特色发展的品牌。

铜管乐队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992年----1995年:初创阶段。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顽强地生存下来,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连续两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得金奖。
1995年----1999年:发展阶段。短时期内在实践基础上的迅速成长和一批优秀团员崭露头角的事实,让人刮目相看。艺术办学特色崭露头角,并促进了素质教育。
1999年----2001年:成熟阶段。1999年管乐团被上海市艺教委命名为“上海市学生艺术团罗店中学管乐团”,成为当时上海市郊区唯一的学生艺术团。
2002年----现在:成就阶段。2006年被评为上海百家非专业优秀艺术团队。学校由单项艺术特色到美育办学特色再到美育特色学校,进入一个新的高端发展阶段。
在铜管乐队取得初步成效以后,艺术特色又向美术延伸,美术也成为学校艺术特色的又一标志。

形成美育特色,创建特色学校

艺术特色的形成,丰富了学校发展的内涵,为特色学校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育特色的创建是一个逐渐形成、逐步发展的过程,具体做法是:以德育为核心,以美育德:以艺术为突破,全面推进;以社团为切入,以点带面;以科研为抓手,推陈出新;以观念为前提,强化管理。

一是以德育为核心,以美育德.

为了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体现德育工作生动性、层次性、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必须把重点放在学生价值观念的建构、学生道德判断和探究能力的提高上,做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选择“美作德之资”,即“以美辅德、以美载德、以美育德”的方法作为提高德育实效的主要途径,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德育方法。

第一,人格美德育法。学校着力进行教师形象工程建设,要求教师以良好的师德、美好的形象、高尚的人格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环境美德育法。针对学校的教育设施、特别是建筑设施比较陈旧的现状,学校从实际出发,创设优美环境,以扩大外在美的熏陶。

第三,活动美德育法。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需要,学校组织一系列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第四,教学美德育法。课堂永远是德育的主阵地。在创建美育特色的过程中,学校牢牢抓住这个主阵地,要求教师坚决摒弃应试教育的思想,把美育研究和教学研究结合起来,以美育融入促进德育渗透,充分运用美学原理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追求美的过程中,激发对知识、对美好事物、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以此提高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

二是以艺术为突破,全面促进

美育特色的创建和发展,既是学校艺术教育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的自然延伸,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特殊作用的认识的必然发展结果。
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发展轨迹是:突破、延伸、促进、发展。
学校以铜管乐队的建设与发展为突破口。乐团坚持“转变观念、培养特长、着眼素质、全面提高”的建团思想和“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高质量”(简称“四高”)的建团原则,重点在思想、队伍、制度和作风上加强建设。
以铜管乐队为重点的学校艺术教育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涵上都在不断延伸。首先是思想意识上的延伸。艺术教育特色的提出并逐步形成、美育办学特色的构思与实践、美育融入、美育特色学校的全方位的办学远景规划设想和探索,把师生的思想牢牢地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其次是组织形式上的延伸。乐团刚建立时称“管乐队”,随着规模的扩大、管理的需要,乐团建立了声部长制度,逐步形成了乐队特有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它迅速向各类艺术教育及其他活动中延伸,组建起一个个学生社团。再次是教育内容的延伸。让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都能获得精神的享受、心灵的浸润,引发对人生真谛的感悟,激发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即是说,艺术教育的内容可以也应该不同,而目标则是相同的。最后是活动内容范围的延伸。以社会为学校,以社会为课堂,以此更好地培养艺术素养,全面提高素质;向社会宣传,为社会服务,给群众以艺术教育,为提高全民素质作贡献。
管乐团、美术协会两支队伍是在学校艺术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它们的发展,发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学校艺术活动的开展。艺术和体育相结合,大力提倡和推广艺术体育,达到以美养心、以美健体的目的,这是促进群众艺术活动的又一新亮点。群众艺术活动的普及与提高,充分显示出艺术应有的魅力:提高艺术素养,拓展文化视野,陶冶人文精神,开发多元智力,激发创造思维,保持身心健康,优化生活质量。
学校在有了艺术教育这个突破口以后,也有了更明确的办学发展方向。一是由普及艺术教育发展为形成艺术教育特色;二是艺术教育由业余课外活动为主向课程化方向发展。三是由艺术办学特色发展为美育办学特色,使艺术教育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并向各个领域渗透,开始了“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研究,特别是学科教育领域的美育融入。四是由管乐团的建设发展为全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以美育为主题活动内容的学生社团开始迅速发展。

三是以社团为切入,以点带面

由一期课改兴趣小组演变而来,顺应特色学校创建和二期课改实验而发展起来的罗店中学学生社团,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在社团规模、运作规程、活动规范、管理规章诸方面均已初具形态,社团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
第一,稳固现有社团,逐步扩展数量。继续吸纳新的成员,逐步增加社团数量,扩充社团种类,以确保社团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完善运作模式,提高活动质量。探索构建社团活动与研究型学习结合的模式,切实提高社团创新性学习与活动的质量;加强与兄弟学校学生社团的交流,取长补短;积极组织社团的各类活动,在实践中提高社团活动水平;继续打造品牌社团,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加强社团成果资料的积累、提炼与推广。
第三,发掘师资潜力,增强指导实效。充分挖掘学校现有资源,发展新的社团;利用社会力量,解决部分项目指导教师空缺的问题;建立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包括任职条件、指导要求、考核评比、奖惩措施等,确保指导和规范的质量。
学校将“学生社团”与“美育特色”两项传统特色有机整合起来,为实现办学目标服务。
学校的美育特色彰显学校的个性,美育活动内涵丰富,包括文学、艺术、体育、生活、学科知识等,而学生社团是自愿参与,自主活动,自我管理,张扬自我,学生可以按各自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通过社团活动使其发展、张扬,达到知美、尚美、创美。
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则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最终归结为培养人才,“创造真、善、美的活人”,这就要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即:一切为学生,为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学校创建美育特色本是一个创造过程,而学生社团活动最终目的也是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美育特色学校为创造提供氛围与条件,社团活动为创造性活动提供了空间与时间。

四是以科研为抓手,推陈出新

美育特色的创建,作为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精神、态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进行科学的研究。因此,在整个创建过程中,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科研这个抓手,坚持在研究中实施,在研究中提高,在研究中完善。

第一,确立美育科研课题,确保创建方向。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水平线”,这是罗中人在多年的教改实践中形成的共识。1999年,科研中心组作了具体设计。把“美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确立为总课题,分设德育教育、学科教育、艺术人文教育三个板块的子课题,子课题又细化为一系列单项课题,形成既有课题负责人领导下的总体研究,又有教师独立的个体研究。这种“百花齐放”的研究与实践既确保了创建工作的总体发展方向,又使美育特色在以上领域、各个层面得以体现和落实,真正体现了“学校教育全过程”。

第二,美育研究与教学研究结合促进学科融入。
在创建美育特色的过程中,以“美育融入学科教学”为内容的科研与教研的结合,大致经历了“教研→科研与教研结合→科研促教研”不断提升的过程,逐步形成了“研教一体,理实结合”的基本模式。
1997年,学校艺术特色正逐步形成,学科教学开始提出美育渗透。为了确保落实课堂教学“加强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切实提高45分钟效益,特别是针对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学校决定用一年的时间,进行以七个专题为内容的教学研究。这七个专题是: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堂教学过程的总体构思(包括教学层次安排、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运用等设计);课堂提问的设计;练习(包括预习、课内课后等练习)的设计;板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课堂教学语言的规划化和艺术性;命题及试卷讲评研究。这样的教学研究,有专家理论指导,有教师示范启发,有集体讨论提示,有自身实践体验,有相互交流沟通,内容实在,针对性强,受益匪浅。

第三,美育研究与培养师资结合落实以美育人。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特色教育的必需条件之一。我校60年来重视艺术教育的办学传统,与拥有一支具有较高艺术素养,扎实艺术教育功底的教师队是伍密不可分的。近几年来,新老交替,大量青年教师充实,他们缺乏实践经验,离教学要求,特别是区县级重点中学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所以,师资的培养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学校以“美育融入”的研究为抓手,带动一批教师投入到研究实践中来,这也是培养教师的有效手段。
学校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外引促师识。我校与美育研究会、有关高校、有关教育科研单位建立了广泛的联系,通过聘请学者、专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作专题报告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内挖促师才。充分发掘本校教育资源,由本校高级教师定期开设讲座,示范上课,教师以此借鉴经验,为我所用。自培促师能。这是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师资培训。1997年,以七个教学专题研究的成功积累,罗店中学获准成为师训自培基地。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及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师资培训。竞争促新秀。为了让更多的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搭建舞台,通过各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尽可能让每一位教师展示自己的才能,一部分新秀就此脱颖而出。

五是以观念为前提,强化管理

构建美育特色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更是思索的过程。

第一,转变观念是首要前提。
首先是领导和教师。学校坚持不懈地做好领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的工作。其次是家长。构建美育特色,就得让家长与学校形成共识,成为这项工程最可靠、最有力的“投资”者。再次是社会。社会对学校的认可,是最好的无形评价。因此,构建美育特色决不是关起门来的事,让社会接受,是学校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师资得力是坚实基础。
首先,培养一支有实力、有活力的艺术教师队伍,用以确保“点”的构筑,为艺术特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调动一批在音乐、舞蹈、戏剧、文学、摄影、书法、工艺、篆刻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才能,促进美育特色在“面”上的扩展。再次,造就青年榜样,培养青年骨干,加速青年成长,构建美育特色有了后继之人。

第三,加强管理是有力措施。
管理是学校的生命线,自然也是创建美育特色的生命线。以强有力的管理确保美育的推进,在美育特色的创建过程中不断强化管理,从而形成坚强、团结、和谐的领导集体,实施以美为主线的新颖管理。
首先,形成有效的管理网络。学校建立校长、分管校长、处室(政教处、教导处、科研室、艺术处、总务处)、团队、组室(年级组、教研组)分级管理体制。
其次,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落实管理措施。经费筹集机制,确保财力和物力;组织机制,确保数量和质量;奖励机制,促进提高与发展。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以美育人基本理念引领下,学校已初步形成“美作德之资”德育模式框架,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学校的艺术特色已经形成;艺术特色学校向美育特色学校发展;学校社团健康发展;学校教育科研呈现良好态势,形成了一定的科研氛围;学校教学质量保持稳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99年学校与57334部队组成军民共建单位。
十多年来,学校的特色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肯定,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认可。2004年,张一德校长入选《上海教育》编辑出版的《百名校长风采》,2005年3月,《文汇报》以一个专版报道了罗店中学创建美育特色的成果和经验。
办学特色的创建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而同时又是未来继续发展的坚实的现实基础。

构建美育理念,完善特色创建

教育改革在继续,美育的路在延伸,学校的办学理念也在提升。
2005年,学校确定“尚美育人,育人尚美”的办学理念,即:让学生常怀幸福的感觉。要让学生在校是幸福的,在校外是会追求幸福的;要让学生不仅自己感到幸福,也要让别人享受幸福;要让学生现在是幸福的,在未来是懂得实现幸福的。

在“尚美育人,育人尚美”理念引领下,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把罗店中学建设成一所有着和谐的文化环境,浓郁的艺术氛围,鲜明的美育特色,一流的教育质量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的人文素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健康的身体心理、鲜明的个性特长、终生学习的能力的“罗店学子形象”。为学生成为未来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用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校训:严谨、求实、和谐、创新

一是致力以美育德,推进德育工作

学校继续致力于以美育德法的实践和探索,在不断完善“美作德之资”德育模式的过程中,提升德育的层次。

第一,凝炼师德内涵,广开德育资源。在研究师德建设的内涵,制订与之照应的标准的过程中,塑造罗店中学教师的形象,让罗店中学每一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罗店中学教师良好的师德、美好的形象、高尚的人格就是学生心目中第一个审美对象,最好的德育资源。
学校加速青年干部和班主任的培养,多渠道地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着力于提升帮教层次和提高帮教实效,努力建设好一支人文素养好、业务素质高、具责任心、富创新性的德育工作队伍;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和谐的社团管理模式。

第二,完成机制转变,健全管理网络。转变政教处直接监督、评估班主任的机制,下移重心,以年级为单位,形成更具实质意义的四级管理网络;继续完善校务会联系人、党支部书记、年级组长组成的年级组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第三,占领课堂阵地,加强学科渗透。政治学科是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除了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美育融入的研究外,划出一定的时间,组织美学、美育相关知识的专题教育;政教处与教导处协作,探索以美育融入达到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把二期课改提出的课堂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以美育活动为主体的主题班会的展示和评比交流活动;加强军训、学农、社会考察与调查等实践课程的建设。

第四,拓宽德育渠道,注重综合效应。适时开展专题美育活动,以提高审美情趣来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高文明程度;少先队和团委根据各自工作对象不同的年龄特点,结合本校的传统活动,特别是艺术活动,实施德育的渗透;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利用社团优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继续提升学生党校和党建工作的层次,把党建工作作为向全体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心理辅导的建设,尽力提高心理辅导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宣传阵地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现学校特色的专题栏目;发挥社区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借助社区力量,形成德育合力。

第五,完善管理制度,转变评估机制。学校对已有制度的修正和完善;积极推行初中学生的《成长手册》和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手册》的实施,坚持以学生自评、互评为基础,以家庭评价为参照,以教师评价为主导的评价机制。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经过两期课改试验的磨练和创建工作的实践,罗店中学的教师在教育理念、师德修养、业务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但是,在师资队伍层次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提升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一,提升教师修养,增强服务意识。学校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开设专题讲座、开展师德培训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精心组织师德建设的实践活动,每年一次评比校级师德先进;宣传本校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
第二,加速骨干培养,改善师资结构。学校认真落实学校骨干教师推荐办法,确保每二年推选一次;在中青年教师中选拔一批素质好、进取性强、有较强教学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作为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对象;对符合晋升中级职称的教师,尽力为其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在市、区的各种研究活动中亮相,协助他们撰写经验总结、课改论文,充分展示其才华。
第三,落实校本教研,提高培训实效。学校有步骤、抓重点、分层次推进这项工作,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在学校教学“三感”模式的主课题下,教研组、备课组组织子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重视实践反思;规范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和“四课(听课、上课、说课、评课)”活动,加强伙伴合作;组织各种形成的讲座(请校外的专家、校内的高级教师),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三是潜心教育科研,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学校依托多年来打下的较扎实的科研基础,以全面推行课改为契机,以学校主课题为主线,以继承与开创为哲学思考,努力营造积极、规范、宽拓的研究氛围,构建广泛交流、贴切实践、展现性的研究平台,开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形成既有课题负责人领导下的总体研究,又有教师独立的个体研究。

第一,明确主攻方向,加强重点突破。以学校确立的《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研究》这一主题为主要研究方向,按“以德育为主方向,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艺术为主渠道”分设三个板块的子课题,再细化为一系列单项课题,实施多层次、多形式的研究;科研的重点是教学中“三感”模式的构建和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研究;教育科研与二期课改的有机统一。
第二,创设科研平台,扩大科研队伍。举行科研年会,组织专家辅导,办好校刊《罗溪笔苑》,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和发表文章。
第三,确保课题数量,立足研究成果。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有科研课题,中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有一篇个案或经验总结,争取每年有10项以上课题定为区级以上课题,做好成果推广工作。第四,完善管理制度,形成有序操作。继续实施和完善教育科研工作条例和奖励条件;建立科研课题管理制度。

加强对外交流,提升学校形象

为推进区域教育发展,在教育局领导下,2001年9月学校积极组织和参与沪太路乡镇教育发展区的活动,加强与周边学校间的教育教学交流,为沪太路教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支援边远地区教育发展,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在教育局的支持下,2003年,学校与云南宜良一中进行对口帮教活动,进行教育教学研讨活动。

为扩大对外交流和学习,增加校际艺术往来,2004年12月在教育局支持下,学校与韩国全罗南道艺术高等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并于2005年和2007年组织了两次联合会演,在两地引起极大地反响。

学校管乐团加强与周边中学小学的联系,和陈伯吹中学、罗阳小学、罗店镇中心小学建立“中小学联动学生艺术团建设模式”,培养艺术后备人才;学校与罗南中学结对,加强教育教学研讨。

附:获奖情况

1991-2003年
学校:
上海市军民共建先进集体
上海市体锻达标先进集体
上海市红读活动先进集体
宝山区先进集体
宝山区加强初中先进单位
宝山区初中“双高普九”先进单位
党总支为宝山区先进基层组织
宝山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宝山区教科研先进集体
宝山区绿化卫生先进单位
宝山区红十字会先进集体
宝山区实验室先进集体
宝山区图书馆工作二等奖
宝山区档案管理先进集体
宝山区退管工作先进集体

德育:
上海市先进班集体:高二(1)(02年)、高一(6)(03年)
上海市优秀中队:初二(2)(91年)
上海市雏鹰小队:初一(2)(02年)初一(3)(03年)
宝山区优秀中队:初三(3)(92年)、初一(1)、初二(1)(02年)、初一(1)、初二(6)(93年)
宝山区雏鹰小队:初二(2)、初三(2)(03年)

教学:
宝山区先进教研组:高中数学组
宝山区历史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
宝山区第五届作文竞赛高中组第二名、初中组第二名
上海市高考理科状元(1999年):赵腻,被清华大学录取
学生党员、姊妹花马佳和马颖同学(2000年)以538分和529分被上海交大录取
宝山区文科状元(2001年):冯安,被复旦大学录取

队伍建设:
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优秀园丁:周宝良
上海市优秀青年班主任:赵群光
上海市中学青年教师评优活动三等奖:沈浩、沈伟刚;优胜奖:李秋明
宝山区中学青年教师评优活动一等奖:沈浩;二等奖:沈伟刚
宝山区教育系统第二届青年教学尖子:刘晓东、周宝良
宝山区优秀园丁:余铁民、刘晓东、杨鲁珊、马强哲、徐纪明、陈兵、赵良尤、宗琴、徐绍唐
宝山区学校德育先进工作者:陈兵、吴玲
宝山区新长征突击手:李秋明、张明芳、赵群光、刘晓东、江澜、金云华、周宝良、许海静、高春霞、龚惠清

科研: 上海市普教系统科研工作鼓励奖
宝山区科研成果一等奖
宝山区教育经验总结一等奖

特色:
管乐团被市艺教委命名为“上海市学生艺术团罗店中学管乐团”
上海市“诚怡杯”吹奏乐比赛金奖
上海市学生乐队比赛一等奖
上海市“布谷鸟”学生艺术节中学组西洋乐比赛一等奖
上海市第四届“柏斯杯”吹奏乐比赛金奖
上海市重点高中合唱比赛三等奖
上海市首届艺术节故事曲艺和舞蹈比赛三等奖
上海市第四届“宇振杯”中学生桥牌比赛初中组冠军
宝山区书法比赛初中团体一等奖、高中团体优胜奖
宝山区“推进素质教育,迎接新世纪”优秀节目展演集体特等奖
李一珏同学(初二)获全国规范汉字书法比赛一等奖

学校:
2004年
上海市首批艺术特色学校
学校被评宝山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2005年
上海市“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称号
“2049上海试点项目”试点学校
第十二届宝山区文明单位
2006年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委员会特色学校
“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实验基地”称号
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宝山区教育系统“优秀理论社团”
党总支被评为宝山区“先进党组织”
宝山区教育系统“先进教工之家”
宝山区教育系统文书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宝山区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
宝山区教育系统“十五”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
2007年
“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
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宝山区初中随班就读工作良好单位
宝山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

德育:
2005年
上海市中等学校系统团组织暑期工作优秀组织奖
宝山区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宝山区教育系统优秀共青团组织
宝山区中小学“社团新秀”荣誉称号
宝山区中小学生:明星社团称号
宝山区建设健康校园三年行动计划健康校园
2006年
上海市“五四特色团组织”
上海市中等学校系统团组织暑期工作“优秀组织奖”
宝山区理论学习活动中荣获优秀理论学习社团
“古风新韵” 系列活动被评为宝山区中学系统团学工作特色项目
宝山区十佳师德标兵:梁荃之
2007年
上海市中等学校系统团组织暑期工作优秀项目奖
宝山区中学生“明星社团”荣誉称号
宝山区少先队首届“红领巾小社团”评选十佳社团
宝山区少先队首届“红领巾小社团”评选潜力社
宝山区新一轮中小学行为规范五星级示范校
宝山区教育系统优秀共青团组织
“古风新韵系列活动”被评为宝山区中学系统团学工作特项目

教学:
2004年
全国优秀教师:刘海燕
宝山区教育系统第四届学科带头人:朱海明、张纯基、沈伟刚、马志成
宝山区教育系统第三届教学能手:金云华、赵群光、陈兵、吴玲(英)
宝山区优秀园丁:刘劲松、许海静
2005年
宝山区新长征突击手:钟涛
2006年
化学教研组获宝山区推荐“校本教研” 制度建设先进先进教研组
罗店中学高三(2)班被评为05-06学年度宝山区先进班级
罗店中学艺体组被评为宝山区教育系统文明组室
宝山区第七届中学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
2007年
上海市《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征文优秀组织奖
史地生教研组被评为2006学年度宝山区教育系统文明组室
史地生教研组荣获2007年度宝山区校本教研先进教研组
“精钢宝山”杯宝山区中学生辩论赛中,获“优秀组织奖”
“上海, 我的家园”世博东道主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
“恒源祥”文学之星上海“新知杯”作文竞赛优秀组织奖
上海市特级校长:卢广华
宝山区教育系统第五届学科带头人:赵群光、江澜、周宝良
宝山区教育系统第四届教学能手:陈兵、吴玲(英)、金云华、宗琴、张振英、许海静
宝山区第八届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一等奖 杨晓宾、张蓬仙、刘劲松;二等奖 吴贤才;单项奖 杨敏、刘洪权、杨余忠、朱国强、徐凤
宝山区中小学生暑期师生电子作品评选教学课例评比:二等奖 顾懿、杨晓宾;三等奖金云华、查红
宝山区优秀园丁:沈涛、宗琴
宝山区新长征突击手:黄华

科研:
2002年
赵群光老师的《高中语文朗读刍议》获宝山区中青年语文论文评比一等奖
教师的十五篇文章在全国、市、区刊物上发表
2003年
沈伟刚老师的《高中英语过程化写作模式探索》宝山区教育工会教育科研征文比赛优秀论文奖
金云华老师的《培养艺术眼睛——发现艺术美》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第九届年会论文三等奖
李玉春老师的《学会识才》宝山区“师德在我心中” 征文比赛优秀论文奖
教师的二十三篇文章在全国、市、区刊物上发表
2004年
教师的十七篇文章在全国、市、区刊物上发表
2005年
陶仲元、张一德老师的《尚美育人,构建和谐校园》获全国初中教育论文三等奖
高峰老师的《新课程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获第四届全国教师教育论文优秀论文奖
杜文敏老师的论文获第四届爱满天下上海市三等奖
杜文敏的论文宝山区图书馆论文评比二等奖
宝山区信息技术论文评选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
杨晓宾育人的课堂在哪里求是杯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
教师的四十篇文章在全国、市、区刊物上发表
2006年
江澜等三位教师的论文获宝山区第九届科研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吴玲(语文)等六位教师获首届“精钢宝山杯”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1个一等奖、3个三等奖、2个优胜奖
教师的六十二篇文章在全国、市、区刊物上发表
2007年
杨男才老师的论文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一等奖
张振英老师的论文获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学化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宝山教育》优秀通信员:陈新艳
教师的十二篇文章在全国、市、区刊物上发表

特色:
2005年
上海之春之声音乐节吹奏乐队比赛(高中组)金奖
上海市第四届学生艺术节舞蹈专场二等奖、合唱专场二等奖
获宝山区中小学艺术节中学组舞蹈一等奖
宝山区中小学艺术节优秀组织奖
获宝山区中、小幼学生绘画书法作品赛优秀组织奖
宝山区中小职输送及参加市、区体育竞赛总分第四名
2006年
上海市优秀非职业乐团优秀乐团称号
“上海学生体育大联赛”肯德基青春健美操大赛,健身健美操一等奖(高中组)、健身健美操一等奖(初中组)、健身街舞二等奖
宝山区体育竞赛团体总分高中组“第六名”
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西乐专场一等奖
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舞蹈专场“二等奖”
罗店中学舞蹈队获宝山区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学组舞蹈比赛“一等奖”、 器乐“一等奖”
2007年
上海市学生音乐节西乐专场(市级学生艺术团组)优秀展示奖
上海非职业管乐团队展演评比活动(高中)A组金奖
上海非职业管乐团队展演评比活动优秀组织奖
肯德基校园青春健身操大赛初中组“规定动作健身操”二等奖、精英组“自选动作健身操”二等奖
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金云华
宝山区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校
宝山区学校体育竞赛团体总分高中组第六名
宝山区中小学艺术节中学组《低地狂想曲》一等奖

2007年8月,卢广华任党总支书记兼校长。
2010年4月,孙鸿俊任党总支书记兼校长。
2015年5月,陆建国任党总支书记兼校长。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重视德育,开展道德教育和理想教育。

党支书兼校长卢广华

200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由区政府投资2.4亿人民币重新迁址建造,学校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6万3千多平方米,共有11栋建筑楼体,有高标准的行政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信息科技楼、艺体馆、有1500个床位的学生宿舍,120个床位的教师宿舍等,有乒乓房、网球场、室内外篮球场,有400米标准跑道的操场。一流的硬件设施,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 9 月,在宝山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成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中的重要一员,学校全称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罗店中学。上师大主要由基础教育中心负责这项工作,定期与学校联系沟通,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高学历培训)、课题研究、邀请教育教学专家辅导等方面给予学校很大的帮助。
学校发展又迎来新的契机,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发展有了更高的期盼,这既为我校建成上海市北部地区的教育高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成为学校发展的推动力。
学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住了机遇,开启了学校发展新的征程,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

文化立校,确定学校发展蓝图

在“以文化的方式创建有灵魂的教育”的思想指引下,学校紧紧抓住新校搬迁时机,针对现代化新农村学校发展的大好时机,在继承学校原有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和学校发展需要等,以创建学校文化为抓手,提升学校内涵发展为核心,统一认识,明确学校新一轮的发展目标。在校内广泛听取意见后,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办学质量获得了跨越式发展。
学校办学思想:优质教育、多元发展、幸福人生
优质教育:充分整合、开发和运用优质教育资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成为上海北郊教育高地。

多元发展:一是充分认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张扬教师个性,形成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二是创建“多元教法、多元课程、多元选择、多元评价”的学校发展动态格局。

幸福人生: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及高品质、高品位的美好人生创设条件。

教育思想: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合格健康的社会人,浸润“求真、向善、尚美”的人生信条。一是针对部分有特长的学生,发挥顶端优势,培养志存高远的栋梁才,砥砺“修其身、怀家国、任天下”的人生目标。

办学目标:教育高质量、教师有特长、文化创特色、评价具多元、学校现代化

校训:宁静、卓越

发展“美作德之资”德育模式,加强德育工作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进一步完善管理网络,完善了校务会联系人、党支部书记、年级组长组成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不断加强班主任管理,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拓展了德育途径。学校组织系列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加强民族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处理好生命与自然、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组织系列实践活动,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三是加强对德育资源优化整合,丰富教育内容。在德育课程建设中,发挥政治学科作为德育主阵地的作用;同时加强军训、学农、社会考察与调查等实践课程的建设。在德育环境建设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良好的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达到隐性文化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发挥校园电台、电视台、宣传栏、黑板报、宣传画廊的舆论导向;建设团结向上的班级文化,洁净温馨的寝室文化,文明节约的食堂文化,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学校一贯重视同家长与社区的联系。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派出所、法院、交警队、共建单位、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同形成合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

四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近年来,学校已经形成了以科技、管乐、美术、舞蹈、健美操为核心品牌,舞龙、插花、电声乐器等社团全面开花的格局。学生通过学生社团的活动,自主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获得了道德体验,达到教育内化效果。

学生干部座谈会

这一时期,德育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两纲”教育系列初步形成。学校通过学科教学和主题社会活动,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两纲”教育系列,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生命的热爱尊重。
二是队伍建设日趋合理。形成了青年班主任培养的工作机制,促进了班主任队伍精神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保证了班主任的梯队建设。
三是健全了学校、家庭与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使学校德育工作得到了全面落实。
四是学生社团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生依托学生社团获得了主体性发展,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研讨会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成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服务意识,注重精细管理,狠抓校风、教风、学风等基本建设。
一是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教导处继续实施教学常规检查、听评课、师资帮教、阶段性质量监控、学生问卷调查、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岗位考核等教学管理制度;坚持学校行政听课制度、行政领导联系人制度、行政人员的访谈制度,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加强执行力;完善评价制度,对教师进行多层次、多角度评价,有教师自评、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发扬学校行政重在做事的品质,起示范作用

二是重视常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重点抓住“一制度两活动”。
坚持教学公开课制度:每学期组织骨干教师引领教学展示课、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课、以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为目的教学公开课等三大教学公开课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公开课,积极倡导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形成教师间互相学习、善于研究的教研氛围,把教学有效性落实到实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重视教研和备课组活动:教导处加强管理,教研组和备课组认真落实,教师积极参与,形成“实践-研讨-反思-再实践”的活动模式,如:教研组学习制度、 “四课”(上、听、说、评课)活动、备课组活动等。

三是开发校本教材,完善课程体系。学校加强三类课程建设,构建与艺术特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完善基础型课程的管理、开发拓展型课程、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加快研究性课程设置的步伐。

四是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搬入新校后,高中实行封闭式的寄宿制管理,学校通过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学生调查问卷、家长会等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在校和在家的学习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学习效率。教导处组织专题讲座,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根据学科特点作针对性指导;优秀学生学习方法介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校加强对家长的辅导,要求家长在双休日指导子女适当调整,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状态投入一星期紧张的学习。通过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努力,一届一届的学生逐渐适应寄宿制的学习生活,学校也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为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校是上海市一期和二期课改基地,遵循“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原则,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教学效果显著。

一是精细化教学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从学校到教导处、年级组和教研组,从常规教学管理到规章制度、评价制度,都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各个层面认真落实,使教学工作合理、有序的展开。

二是教学质量大幅提高。高考本科率稳步上升,缩小了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间的差距;初三毕业班成绩在原有基础上进步迅速,从区中等水平上升到区前列。2008年,高考升学率达到70%,位列全区第四;初三毕业班成绩在原有基础上进步迅速,均分名列全区第18位;2009年,高考本科率达到82%;初三毕业班成绩名列公办学校第六名。

三是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学校根据规划的目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美育特色,以三类课程建设为基础,逐步建设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学科类和特色类的校本教材编写日趋完善。经过几年努力,开发一系列学科和特色的校本教材,如语文、数学、英语、化学、艺术、体育和气象。

四是教学研究气氛浓厚,形成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涌现出一批有一定特色的优秀教研组。如区优秀教研组:高中数学组、化学组、史地生组、音体美组等;高中语文组十多位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成为区级、校级骨干教师,教学成绩在区内名列前茅。

五是骨干队伍成长迅速。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市区教学研讨活动,展示罗中教师才华。近年来,近20名教师承担市、区级教学公开课,30多节课获市、区教研员和同行的好评。部分骨干教师承担薄弱学校教师的带教工作,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立足实验课题,全面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

2007年9月随着学校迁入现代化的新校区,学校将实验课题的研究与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紧密联系起来,确定了《新农村学校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旨在研究课堂教学,大范围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点面结合,层层推进。对《新农村学校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学校实施“点→线→块→面”层次式辐射推进的研究模式。即:以总课题为中心点,按照学校的各个组成部门形成各个部门的次级课题,在每个次级课题下有若干个块组成,每个块中分别有一批相对独立的课题,如此形成总课题下的一个大的课题群,通过各课题的研究最终找到适合学校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机制。

二是开展各种活动,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水平。学校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好奇心,并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倡导以教研组或者备课组的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对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各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集群体的智慧与才干将问题解决。学校主课题中的很多分课题都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形成的。

三是及时总结,提高科研工作实效。全校合力把学校的有效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扎实做好。对老师的研究成果,学校组织各部门进行系统研讨、学习与总结,使研究成果转化为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持续动力;重视校级交流、学习,扩展学校的研究视野,学校积极组织区级、校际间的教师论坛,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提高,促进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研究。

在《新农村学校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的有效支撑下,形成了一系列的教师的研究课题,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在国家、市、区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参加各级征文比赛屡屡获奖。

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一是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部队伍管理水平。学校始终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组织总支中心组成员、行政班子成员共同学习,并要求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努力践行学习内容;学校要求各部门每学期都要对自身工作进行调研和反思,加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学校定期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每学期组织全校教师对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接受监督。

二是依法治校,规范学校管理工作。健全校长负责制、党支部监督制度、教代会参与制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教职工考核制度、干部考核制度、全员聘用合同制度等,进一步完善教职工日常管理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以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切实保障。坚持民主决策程序,特别是学校重大问题,都由党政工、教代会等人员共同参与讨论表决获准后才予以通过。

三是注重常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展开。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学校始终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加强对各年级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跟踪。在学生管理上,强化对学生日常行规和班级管理工作的考核,坚持每月开展一次行为规范星级班级评比。在住宿生管理上,学校注重与学生、老师的沟通交流。在加强宿舍卫生、纪律、安全检查的同时,丰富住宿生的文化生活。在后勤保障方面,不断完善校园景观、绿化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充实教学设备;坚持财务制度,严格财务管理,规范收费工作,民主理财,厉行节约,崇尚节俭办学;加强对校产的管理,提高对各类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率;积极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

四是坚持层级管理,明确各自管理职责。学校设立“一室五处”,即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科训处、体艺卫科处、总务处,要求各部门恪守职责,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加大年级组在管理机构中的组织协调工作,有效促进管理者和班主任、老师的沟通。作为学校管理的执行机构,各部门必须明确职责范围和职能,依据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制定行动方案,保证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五是倡导民主,接受各方监督。在保证党支部、工会监督学校管理工作的同时,学校定期召开管理委员会会议,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社区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构建家庭、社区、学校之间平等、互助、互利的关系。并开通校长热线电话、校长信箱,设立校长接待日,召开社会人士恳谈会,充分听取各方建议和意见,有效改进学校管理工作。

学校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干部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引领作用日益明显。学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很大提升,决策能力更强;领导干部以身作则,顾全大局,锐意进取;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与作风建设得到了重大提升;干部有威信、有号召力,满意率高。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学校规章制度得到完善,对各项制度进行分类汇编成册,使学校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按照依法治校的原则,相关的规章制度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三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成熟,办学业绩受到社会高度评价,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新校建设井然有序,成为了全体师生的家园、学园和乐园。

继续打造品牌,凸显发展特色

一是继续加强乐团建设,保持艺术特色品牌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团员人格素养;加强业务建设,提高专业素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乐团运作机制;加强实践活动和对外交流,提高乐团整体水平;加强外部建设,确保乐团后备资源。

二是重视科技教育,打造科技教育特色品牌。

三是加强特长生培养,发展学生个性。
艺术科技体育教育虽不是以培养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然而,在艺术科技体育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品学兼优,又有一定特长学生的培养。

四是完善培养机制,打造特色队伍。
挖掘校内教师资源,加大特色课程开设的力度;增加外出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附:获奖情况

学校:
2008年
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称号
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宝山区教育局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阳光中心“优秀共建单位”荣誉称号
宝山区教育系统文书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宝山区教育收费规范单位
宝山区教育系统先进教工之家
宝山区教育局先进基层党组织
宝山区学校品牌项目(罗店中学铜管乐)
宝山区“为人、为师、为学”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师德风采舞台展示作品评选活动中话剧《本命年生日》二等奖
2009年
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
上海市花园单位;
上海市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
宝山区教育系统文书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宝山区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宝山区队伍建设示范校;
宝山区素质教育示范校;
宝山区五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

德育:
2008年
“古风新韵” 系列活动被推荐为上海市首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探访红色足迹”活动获得上海市旅游局颁发的“上海市小主人系列寻访活动组织奖”;高一8班被评为上海市中等学校先进班级集体
上海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优秀共建单位
宝山区五四特色团组织
“双学社”被评为宝山区中学生理论学习明星社团
校团委被评为区五四特色团组织、“学习十七大”理论学习先进团组织
高三年级组被评为07学年度宝山区教育系统文明组织
2009年
被团市委推荐成为团中央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工作单位之一
上海市“心系女童”家长学校
双学社被评为上海市中学生优秀理论学习社团
八(2)蓝精灵中队荣获上海市红旗中队称号
宝山区学校国防民防教育先进集体
宝山区五星级团支部标兵
罗溪志愿者服务队获“区新长征突击队”称号;
上海市中学生明星社团
罗店中学团委荣获度宝山区“优秀团组织”称号
高二(8)班团支部被授予“08年度宝山区五星级团支部标兵”
“罗溪”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被授予“08年度宝山区新长征突击队”
张倬斌同学被评为市优秀学生干部;
钱正阳同学被评为上海市金爱心学生;
团委副书记杨梦琪同学获得“区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教学:
2008年
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二等奖:杨晓宾
上海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志愿者“纪念奖”:赵群光
宝山区新长征突击手:杨余忠
宝山区教育系统“优秀工会主席”:徐纪明
宝山区卫生工作先进个人:沈玲斌
宝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展评活动三等奖:陈丽
宝山区“白猫杯”高中化学竞赛团体第一名
2009年
上海市园丁奖:陈贤彬
宝山区园丁奖:钟涛、陈双、陶燕
宝山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查红
宝山区新长征突击手:陈倩
宝山区教育系统文书档案工作先进个人:徐伊莉
宝山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张益群、陈龙、陶燕、钱寒静
理科教研组在宝山区第五届优秀教研组评审中被评为创优秀教研组
初中、高中语文教研组在宝山第五届优秀教研组评审中荣获优秀教研组题名
李根同学获“上师杯”高中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是全市唯一一名来自区重点中学的同学
樊徐佳同学获“新知杯”上海市高中数学竞赛(含市示范性高中)宝山区第一名
上海市青少年“白猫杯”高中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宝山赛区B组)团体第一名
上海市青少年“上师杯”物理实验竞赛(高中组 宝山赛区)团体第三名
初中随班就读工作优秀单位
宝山区“与世博通行 与礼仪牵手”女教工“三八”节征文比赛组织奖
宝山区中小学暑期师生电子作品评选(网站、页) 评比一等奖

科研:
2008年
陈晓丽、吴玲等七位教师论文获宝山区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三等奖;纪淑文、许海静等八位教师在《现代教学》、《宝山教育》上发表论文;
2009年
吴贤才、陈贤彬等教师在《宝山教育》上发表论文。

特色:
2008年
“国际科学与和平”上海青少年科普宣传教育贡献奖卢广华
上海市青少年“节能减材环保”学校优秀组织奖上海市肯德基校园青春健身操大赛“精英组健身健美操自选动作”二等奖
上海市肯德基校园青春健身操大赛“初中组健身健美操规定动作”二等奖“畅想世博”2007“工业旅游杯”上海国际少儿科技创一大赛中,荣获学校优秀组织奖
宝山区中小学舞蹈节中学组集体舞《雪绒花》三等奖
2009年
上海市“华夏小神笔”校园动漫大赛优秀组织奖
宝山区“科学教育试点工作”组织奖
宝山区第七届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
宝山区头脑奥林匹克网上竞技赛优秀组织三等奖
“上大附中实验学校杯”宝山区中小学生“消除生活中的安全隐患”金点子竞赛团体三等奖
2009年宝山区第二届运动会暨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篮球比赛男子高中组第三名、“团队创意大赛”比赛高中组第三名、迎新长跑比赛高中女子组团体第三名、男子高中组乒乓球团体比赛第四名、“4*50米迎面消防接力”比赛女子高中组第四、高中女子组团体总分第五名名跳绳比赛高中团体第五名、足球比赛高中组女子团体第五名、“集体推小车”比赛高中组二年级队第五名、篮球比赛女子高中组第六名、广播操比赛高中组优胜奖
宝山区中职学校单项体育竞赛团体总分高中组第六名
管乐团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被评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
宝山区学生艺术节活动优秀组织奖

继承发展,追求卓越

党支书兼校长孙鸿俊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校发展又迎来新的挑战。 2010年《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上海未来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学校顺利通过“宝山区示范性和实验性高中评审”,成为首批宝山区示范性和实验性高中,这给学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学校全体师生认真贯彻“上海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努力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利用“宝山区示范性和实验性高中评审”的契机,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践行“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学校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研究,大力深化课程改革,争取把罗店中学建成上海市北部教育高地,成为上海市品牌高中。

继承发展,丰富学校发展内涵

认真贯彻《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继承传统的美育特色、采纳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终结性评审中专家评审意见,结合学校新的发展需要,学校对办学思想龢办学理念进行再次梳理和提炼,既继承了学校长期坚持的美育传统,即“尚美育人、育人尚美”思想和“求真、向善、尚美”的育人思想,又结合了现代学校发展的需要,即“优质教育、多元发展、幸福人生”,提出了“尚美育人、多元发展、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

学校对原来的办学目标作适当调整,提出了“把学校办成上海市北部郊区的高质量、有特色、有品味的现代化寄宿制高中”的办学目标。
高质量:教育教学的高质量;
有特色:成为上海市有影响的美育特色学校;
有品味:师生具有较高的美的鉴赏力、创造力
学校培养目标: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社会人,培养终身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秉承“宁静、卓越”的校训,坚持“求真、向善、尚美”的校园文化精神。

发挥课题的引领作用,整体推进学校工作

为推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学校确立《新农村现代学校发展定位及对策研究》的实验课题研究。在实验课题引领下,开展以上海市规划项目《关于学校课程计划编制研究》、《面向多元发展的有效教学实践与研究》为分课题的教学专题研究,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完善教学模式;开展以区级一般课题《关于新农村寄宿制高中寄宿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为分课题的德育专题研究。
围绕实验课题,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2010年区级重点课题论证会

一是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以管理促发展。组织力量对学校办学制度、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形成行政、教学、德育、队伍建设、学生社团、总务和安全等方面规范要求,制定从领导到教师、到部门的岗位职责,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有序、科学的展开;在制度建设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行人性化管理。

二是完善现代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进一步健全德育管理。从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家长指导三方面进一步探索新农村高中寄宿制的管理模式,塑造特色、参与、分享与开放的学生展示平台,为学生提供完善的隐性文化。

三是开展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探索,提高教学有效性。围绕二期课改要求,立足课堂和学生实际,对相关学科进行“面向全体,注重基础,分层教学”的实验探索,以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和策略方法;通过专家引领、各类培训、理论学习和人文经典著作阅读交流等形式,形成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完善校本教研制度,通过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四课活动及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反思,在研讨基础上不断提高,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四是科研工作和课程建设相结合,引领学校课程建设。充分利用、整合校内外资源,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单位、教师为主体,组成研究共同体,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设置,健全校本课程开发机制,切实推进课程改革;校本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德育、美育、科技、心理等领域开发了一批拓展性、研究性课程。

五是进一步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大科研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扩大科研队伍;进一步加强课题建设与管理,建设好以实验性主课题为龙头的子课题群,规范过程管理,提高课题质量,以科研促教研,全面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

六是构建学校教师、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保持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方面的评价体系的构建,经三年一个周期的综合实验与培养,最终使每一位学生、老师、管理者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完善“美作德之资”教育模式,积极推进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研讨会

学校德育工作以“美作德之资”教育模式不断完善为核心,以《关于新农村寄宿制高中寄宿制管理模式的探索》课题为抓手,进一步研究寄宿制学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通过学生的主体教育,实现自我教育、自主管理,构建师生乐观、进取、宽容、自信的健全人格,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德育队伍。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研究师德建设的内涵,制订与之照应的标准的过程中,塑造罗店中学教师的形象,让罗店中学每一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

二是加强管理,完善德育管理体系。完善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形成四级管理网络:分管校长-政教处、团队-年级组长-班主任;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建立多元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发展过程评价;建立并完善《优秀学生奖励方案》,表彰优秀学生,树立优秀典型;加强学校班集体建设,完善班集体综合评价系统;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坚持以学生自评、互评为基础,以家庭评价为参照,以教师评价为主导的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年级组长考核与评价。

三是整合德育资源 ,健全德育网络。切实推进家庭教育。以家长学校建设为重点,探索提升家庭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通过多元的沟通方式,使家校信息畅通,提升家庭教育内涵和效果,同时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搭建家校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同时社区教育也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社区学生教育研讨等活动,以进一步整合家庭、学校与社区的教育资源,健全目标规划,形成开放、多元、立体交叉的德育网络。

四是建设德育校本课程,创新德育载体。充分利用有组织的德育活动,如仪式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文体活动、学生社团建设、和各类教育活动等,形成德育校本课程系列,规范德育活动,达到教育效果。

五是重视德育科研,提高德育理论水平。加强《关于新农村寄宿制高中寄宿制管理模式的探索》课题研究;研究传统德育手段在新形式下的运用,每年编制《班主任个案集》;研究特殊群体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探索学生成长过程中人格障碍的早期干预。

六是加强环境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以温馨教室建设为抓手,创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环境;创设有特色的宣传渠道,形成积极向上、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进一步浓厚校园的文化氛围。

深化课程改革,打造北部教学高地

学校以课程改革为核心、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精细化管理为保障、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目标,积极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使学校真正成为成为上海北郊地区教育高地。

一是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继续实施教学常规检查、听评课、师资帮教、阶段性质量监控、学生问卷调查、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岗位考核等教学管理制度;发扬学校行政重在做事的品质,起示范作用。坚持学校行政听课制度、行政领导联系人制度、行政人员的访谈制度,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加强执行力;充分利用寄宿制优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优质服务;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风气、学习方法教育,形成系列教育制度;完善评价制度。对教师进行多层次、多角度评价:教师自评、同行评价、学生评价。

二是完善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基础型课程:完善基础型课程的管理,精心实施、严格考核和评价;开发拓展型课程:每门学科开设拓展型课程,定期开展本学科拓展型课程教学研究活动,建立拓展型课程教师工作与学生学习的档案记录;突破研究性课程: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加快研究性课程设置的步伐,大胆实践;建设校本课程:根据“边建设,边实践,在建设中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的原则,从现有条件出发,逐步实施。

三是加强课堂教改力度,提高教学有效性。
首先,重视常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师生共进、教学相长的活动过程,因此课堂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执行的场所,而是师生智慧与展示的场所,也是师生合作探索的场所。
坚持教学公开课制度:每学期组织骨干教师引领教学展示课、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课、以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为目的教学公开课等三大教学公开课活动;重视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教导处加强管理,教研组和备课组认真落实,教师积极参与,形成“实践-研讨-反思-再实践”的活动模式。
2011年11月,学校完成了由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主办、罗店中学承办的主题为“强化常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面提升”的宝山区校本教研教学展示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市各学科专家、区教育局领导、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中心领导、区教师进修学院领导和教研员以及宝山区兄弟学校和教师。
其次,强调有效教学理念,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学校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意在情趣”,师有情,学有情,师生才会有情;教有趣,学有趣,教学才有趣;教有意,学有意,教学才有意义;“减负增效”,教师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核心,努力帮助学生将知识消化在课堂上,将问题解决在学校里。
再次、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四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的延续性
首先,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加强教研组建设:通过强化教研组建设,增强教师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教研组的整体教学水平;加强教研组的科研意识:教研组和教师围绕学校的科研课题,结合学科特点建立研究课题,要求教研组以“研”为核心,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高。
其次,加强教师梯队建设,保持队伍合理有序的发展,坚持帮教制度,加强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拓展培养渠道,加强骨干教师培养,扩大学科领军人物;创设平台,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再次,拓展培训渠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组织专题学习,主要是专家的讲座;倡导自主学习;鼓励外出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与外校的合作、交流。
2010年,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校园建设,促进初高中建立广泛联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高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校与陈伯吹中学组成初高中联建体,多方面展开教育教学合作与交流。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质量大幅提高。2010年,高考本科率达到83.3%;高一市学业水平考试中地理学科A级占36.2%,列区第三,AB级占80.6%列区第一;中考成绩名列公办学校第一。2011年,高考本科率达到87.4%;中考成绩名列公办学校第一。

完善学校品牌建设,推进特色多元发展

学校长期以来坚持管乐和美术为品牌的艺术教育特色,“以艺养德”、“以艺启智”,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基础上继续打造以气象教育为核心的科技教育新领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完善以网球、篮球、足球和健美操为引领的体育教育。

一是完善校本课程,推进课程改革。
首先,充实校本教材:十多年来,我们打造了管乐团这一艺术品牌,在艺术、科技等领域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资料,为艺术和科技校本教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在管乐、美术和体育校本教材编写的基础上,继续编写气象校本教材。其次,加强社团建设与研究型课程整合:加强艺术、科技和体育特色社团建设,提高质量,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型课程。

二是开展艺术科技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校内外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特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的重要阵地。学校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各类科技艺术活动的水平;继续办好多年来已形成传统的大型科技艺术活动;利用学校网络资源播放专题片;发挥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功能,增加科技、艺术类藏书;扩大对外交流;积极开展教工艺术活动;组织师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

三是继续打造特色品牌,凸现学校发展特色。
首先,加强乐团建设,保持艺术特色品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团员人格素养;加强业务建设,提高专业素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乐团运作机制;加强实践活动和对外交流,提高乐团整体水平;加强外部建设,确保乐团后备资源。
其次,推进气象基地建设,打造科技教育特色品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展开气象知识教育,推动学校气象课程化建设;利用社团建设、校园文化周中的科技活动,加强学校科技教育;利用校内外资源,加强与基地联合体内兄弟学校的联合,推进学校的科技建设,打造以气象教育为核心的科技教育新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依托上海市和宝山区气象台、宝山教育局、宝山少科站,组建了以罗店中学为主的宝山区中小学气象科技教育创新联合体。学校已建成气象观察观测站,编制气象校本教材,正在筹建上海市罗店中学气象科学探究中心,推进气象科技特色项目建设。
再次,推进网球、足球项目的推广和发展,积极打造体育特色品牌。2010年,学校成为上海网球123青少年网球推广基地;2012年,学校又成为上海足球联盟中学组的盟主。

薪火相传,七十载;英才辈出,千秋传。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一代又一代的罗溪人(罗中人)铸就了这辉煌的七十年。为了让更多的人记住这七十年,为了学校更美好的明天,在七十周年校庆来临之际,学校创作新的校歌,新一代的罗中人必将谱写罗中历史新篇章。

附:获奖情况

学校:
2010年
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上海网球123青少年网球推广计划杰出贡献奖
宝山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宝山区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先进集体
宝山区学校艺术教育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
宝山区教育系统合格教工之家
2011年
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海市花园单位”
上海劳力士大师赛青少年网球推广基地

德育方面:
2010年
大队部荣获2009学年度宝山区少先队红旗大队。
李心怡同学被评为上海市中等学校(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优秀团干部。
高一6班被评为上海市中等学校先进班级集体
2011年
上海市第四届“快乐天空”东方社区信息苑青少年公益活动优秀组织奖
学生会荣获宝山区教育系统优秀学生会
团委荣获宝山区教育系统优秀共青团组织
大队部荣获宝山区少先队红旗大队
共青团荣获宝山区教育系统共青团工作队伍建设特色奖
高三5班被评为上海市中等学校(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先进班级集体
李简单同学被评为上海市中等学校(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优秀团员

教学方面:
2010年
学校荣获上海市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优秀组织奖。
上海市青少年“白猫杯”高中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宝山赛区 B组)团体第一名。
宝山区中学生“世博风 两岸情”征文比赛中优秀组织奖
上海市特级校长、第六批技术拔尖人才:卢广华
宝山区教育系统第六届学科带头人:申锦明、吴玲(英)、刘洪权、江澜;
宝山区教育系统第五届教学能手:吴贤才、陈双、钱寒静、晏牡丹、纪淑文
宝山区先进工作者:陈贤彬
宝山区第九届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中荣获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二等奖:吴果恒、查红;三等奖:朱丽燕、陈倩
宝山区第九届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中,荣获中青年教师教学基评比二等奖:张霆熊汪露溢、王雅婷;三等奖:周哲、刘铮;教学设计奖:高小燕
优秀科技教师、宝山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青年”:袁燕敏
宝山区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教练长期题解题方案竞赛《发现宝藏》方案一等奖、《食物法庭》方案三等奖:袁燕敏
宝山区“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功臣:周宝良;先进个人:刘铮
刘慧玲同学摘取了“七宝杯”上海市名校作文竞赛一等奖
2011年
上海市中青年教师评优活动一等奖:晏牡丹
宝山区先进教研组:高中英语组
宝山区中学生“世博风。两岸情”征文比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上海市青少年“白猫杯”高中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宝山赛B组团体第一名)
马蕙昂同学获上海市青少年金钥匙科技竞赛一等奖。

科研工作:
2010年
孙鸿俊校长的论文获“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评比一等奖;
应盛元、钱寒静、金云华等三位教师的论文获09年宝山区第二届教育热点问题研究征文比赛二等奖和鼓励奖;
应盛元、陈贤彬、肖占英、金云华、沈涛、廖颖、吴贤才、顾懿、吴果恒、杨男才等十位教师的论文获“爱满天下杯”第九届全国教师教育论文大赛(上半年)全国、上海等第奖;
沈涛、应盛元、金云华、钱寒静、廖颖、肖占英、杨晓宾、宗琴、马智华等九位教师的论文获“爱满天下杯”第九届全国教师教育论文大赛(下半年)全国、上海等第奖;
2011年
孙鸿俊、吴贤才、吴玲(英)、陈贤彬、陈兵、查红、朱林娟、薄志琴、徐凤、汪露溢、王雅婷、汪琼等12位教师的论文获“爱满天下杯”第十届全国教师教育论文大赛(上半年)全国、上海等第奖,学校荣获本届大赛“教科研先进集体”称号;
汪露溢、吴果恒、陈兵、陈贤彬、鄢辉琴、沈涛、顾懿、应盛元、龚惠清等9位教师的论文获宝山区十一届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三等奖;
陈贤彬、汪琼两位教师的论文荣获宝山区“课堂改进中的创意”征文评比二等奖。

特色发展:
2010年
《普林斯顿变奏曲》荣获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市活动西乐专场优秀展演奖
“走进艺术殿堂”上海市学生音乐夏令营集体表演奖
宝山区中小学艺术节歌舞剧专场中学组二等奖、诗歌朗诵专场中学组三等奖
第23届中国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暨第31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赛区决赛三等奖
第23届中国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中获得《食物法庭》赛题第二组三等奖
宝山区头脑奥林匹克学生即兴题竞赛(中学组) 团体第二名
宝山区“广育杯”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食物法庭》项目第二名、《发现宝藏》项目第二名
高一(7)班荣获2010年宝山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千校万班”乒乓球击球绕台接力比赛第四名
高二(1)班荣获2010年宝山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千校万班”乒乓球击球绕台接力比赛第四名
宝山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千校万班”乒乓球团体比赛高一女子组三等奖、高一男子组三等奖、高二女子组二等奖、高二男子组二等奖
宝山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足球比赛(高中男子组)第三名、足球比赛(高中女子组)第五名羽、毛球比赛(高中女子组)第五名
在“精彩世博有你有我”2010年宝山区校园运动会高中组旱龙舟比赛二等奖、高中组集体跳短绳比赛二等奖、高中男子组集体推小车比赛二等奖、高中组激情组合接力比赛二等奖、高中组广播操比赛三等奖
宝山区“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功臣名单(周宝良)
宝山区“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先进个人 (刘铮)
2011年
第24届中国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暨第32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赛区决赛第二名。
第24届中国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暨第32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赛区决赛三等奖
“宝山区学校艺术教育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
上海市第九届青少年科技节宝山区科技活动——“气象小实验比赛现场勘测”第一名。
宝山区头脑奥林匹克即兴题竞赛中学组(动手题)三等奖。
宝山区“上大附中杯”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长期题竞赛《戈德堡装置(高中队)》赛题二等奖、(初中队)》赛题三等奖。
宝山区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声乐专场(小组唱)比赛中学组, 二等奖

2012年,市教委、市科艺教中心以及区教育局领导来校指导艺术教育工作,同年学校承接了上海市艺术教育展示课。7月20日师大附属罗店中学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12月,上海市学生艺术团罗店中学管乐团举行建团二十周年音乐会。

2013年,罗店中学学子在第28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社会科学创新成果一等奖,孙文怡同学获首届“中国好作业”金奖。

2014年,美国华盛顿大学音乐学院的指挥蒂姆西·萨尔兹曼教授指导罗店中学管乐团,5月,罗店中学管乐团参加第31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专场演出,6月,管乐团参加201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演奏比赛(决赛)。9月,罗中学子罗店中学再获中国好作业金奖

2015年,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切实推进本市学校艺术教育持续创新发展,根据《上海市“青少年艺术教育彩虹行动计划”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建设一批成果显著、示范引领的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工作目标,全市组织开展了“十二五”期间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评选活动。

被命名为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经各区县教育局评选推荐、市评审组评审认定和公示,上海市罗店中学被命名为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12月,上海市学生艺术团罗店中学管乐团举办“音舞曼妙 乐音飞扬”2015年专场音乐会. 高二四位学子参加第18届美国中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喜获二等奖。